热点公告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原创文章 > 职场心理 >

熊玲: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得失?

发布时间:2018-08-29 09:13  点击数:
导读:作者: 时间:2018-08-29浏览次数:0 每个人都会面对得失问题,或者,得失是人类的存在形式,就像生死,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。所以我们都明白有得就有失,这是自然。 或许你会说,我也明白此道理,但就是害怕丧失(自我),在得失面前就是瞻前顾后。那么,使

作者: 时间:2018-08-29浏览次数:0

 

 

    每个人都会面对得失问题,或者,得失是人类的存在形式,就像生死,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。所以我们都明白有得就有失,这是自然。


    或许你会说,我也明白此道理,但就是害怕丧失(自我),在得失面前就是瞻前顾后。那么,使你陷入矛盾困境的,或许不是你怕失去自我,而是你的不够了解自我。比如,你好像并不了解,为何改变性格缺陷就会丧失自我呢?抑或,你并不了解自己的“若改变缺陷有恐丢失自我”是从何而生?

 

 

 

 

    得失本身不是问题,也不可怕。你感受的怕,看似只是怕失去,可仔细想,你是否真怕的是获得呢,就像有人害怕“成功”一样(如约拿的故事,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害怕成功)即,有约拿情结的也大有人在呵。依悖论讲,如果你怕的是丧失,那么你同时怕的是获得,换句话,如果你逃避了丧失的恐惧,你同时也逃避了获得的喜悦。

    这又出现了一疑问:逃避失去,就一定无获?或追求收获,就一定会有所失?看来,不断衍伸的疑问本身说明,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疑问加悖论所构成。因此我们需拷问自己的重点,是否是我该如何承受悖论的阴晴圆缺,而非是如何规避悖论中的阴缺呢?

    得失之间是否不可调和,关键看一个人是否有对得失“意义”的认知,以及选择能力和承受后果的能力。若是因害怕丧失自己而不敢改变,那或许在提醒你:你未必真的认识自己,未必真正觉知性格缺陷与改变的关系、可能失去的部分是不是自己真想保留的,等等。一句话,你并不知道自己真想要什么、真该丢弃什么。

 

 

 

 

    显然,人们对得失的瞻前顾后,并非直指害怕失去,而是一个焦虑性格的呈现。即,对得失的矛盾感,仍反映的是性格缺陷本身。

    这样分析,支持了“与其苦思怎样突破某个张力,不如回到问题的原点:从改变焦虑性格做起”是正确的。当然,前提是如果焦虑性格就是性格缺陷的话,同时也须认同这样一个观点:接受性格缺陷,就是一种改变。

 

 

 (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,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  熊玲   商业转载,请先联系

 

 

   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              熊玲   

 

    

   熊玲相关文章:

青少年心理
婚姻情感
神经症
职场心理
推荐资讯

熊玲:当能力不被运用时

人在本能的,追逐生命成长的途中,无可避免会遭逢各种体验,若生命力顺长,人就特别舒心,生命力阻滞,则失落沮丧。然而,导致人失落的来源,是显如山间曲径、暗如夜间流云...却有一种比失落还沮丧的,叫能力被阻。 先简单回应一个询问,你怎么看成长过程中

蓝天金牛心理咨询中心

地      址: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银河北街188号

         (华宇·锦城名都2-1-1503 室)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 — 晚上20点

预约电话:028-61996882 13348971989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3980015187

蓝天武侯心理咨询中心

地      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新希望商鼎国际

         2栋2单元1307号(人南立交旁,凯宾斯基饭店对面)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 — 晚上20点

预约电话:028-85046516 1803065182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8615718227

蓝天精品亲子课程中心

地      址: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银河北街188号

          (华宇·锦城名都2-1-1503 室)

预约电话:028-61996882 13348971989

地 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新希望商鼎国际

         2栋2单元1307号

预约电话:028-85046516 18030651827

  • 240846020
  • 128450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