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公告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原创文章 > 婚姻情感 >

熊玲:亲密深处的存在孤独

发布时间:2018-08-28 15:48  点击数:
导读:作者:熊玲 时间:2013-03-16浏览次数:566 《话情》之十二 老师,能讲一讲存在感吗?....当他又一次断绝和我的所有联系的一霎那,我只觉得我的心像被一点点撕裂开,撕心裂肺的痛,都不能呼吸了,并且伴随着强烈的头晕,晕的都快失去知觉。那一瞬间,我觉得

作者:熊玲 时间:2013-03-16浏览次数:566

 

 ——《话情》之十二

 

 

 

    

 

    老师,能讲一讲存在感吗?  ....当他又一次断绝和我的所有联系的一霎那,我只觉得我的心像被一点点撕裂开,撕心裂肺的痛,都不能呼吸了,并且伴随着强烈的头晕,晕的都快失去知觉。那一瞬间,我觉得我自己不见了,我找不到我在哪里了,一股巨大的恐惧袭来。。。但是转眼间,我又恢复了悲伤与痛苦。一直到现在,我时常还会做那种下坠的梦,从高处一直往下坠啊坠啊。。。一直都不能触底,在梦中我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心揪成一团,。。直到心悬着醒来。。。我似乎宁愿忍受撕裂般的心痛,也不想放弃与他的亲密关系,不想改变目前的自己,不想做一个新的自己。

 

    对我而言,撕裂的痛远比面对一个空的我(没有他就没有我)更让我恐惧。我该怎么办?怎么才能真正的找到我?除了渴求别人的抱持,我自己该如何抱持我自己?——LaruiBei

 

 

 

   

 

    “存在感”是一个漂浮而凝重的话题,要讲它,我感觉很空,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位置在哪,又该如何讲。不过,就你的文字气息,闻到了两种味道:存在危机、亲密深处的孤独。或许,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。

 

    我们都在寻求存在,可是存在究竟是什么呢?这个很深的哲学问题似乎成了人类的探索之谜。自笛卡尔提出“我思故我在”以后,无数哲人对这一概念陷入了迷思,普通人也常发出“生活空虚,找不到自己”“世界之大,但我好像不存在”等感叹。于是,在“我思故我在”之存在理念的基础上,延伸了诸如“我存在故我思”“我嫉恨故我在”“我强迫故我在”…的存在议题。终究,我们同意这样的看法:世界(即存在),是由跟每个人生活相关的、感兴趣的、刺激他的事物所构成。

 

    因此,每个人有每个人存在的定义和位置。每个人有他自己特殊的存在。

 

    你的痛,喊出了你的存在焦虑,但若要力挽存在危机,需弄楚你指的存在是什么?

 

    从你“当他又一次断绝跟我的所有联系的一瞬间,我觉得自己不见了。。。一股巨大的恐惧袭来”的感觉中,看到了你像是被什么吞没,不存在了。换句话,你的不复存在的危机,源自亲密客体的丧失。  

 

    由此我们看到了你的情感内心,仿佛正经历着一种存在:分离所致的深深孤独。值得反思的是:分离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,为什么没有他就没有自己?巨大的恐惧从何方袭来,谁在威胁你?你的存在感需依赖什么?

 

    我觉得,你时常做的“坠落”之梦,呈现了一种无意识的夹杂忧伤的孤独存在:下坠犹如降落的伞,它自高空滑向深渊。高空意味着广袤无垠,在那里呆着挺恐惧的,(人的存在感必须落地)你必然从高空下来;但更恐惧的是,你脚下是没底的深谷;高空可象征天堂,深谷可象征地狱,它们都有死亡的隐意。。。如果说,梦是人心底的景象,且用象征语言传递着人的无意识情感,那么你的坠落梦,隐喻地传达了你——被弃的害怕与孤独。再往下分析,或许你的过去曾经历过被冷落,或被抛弃的恐惧。

 

    当然,供我们思考的还有,那样的梦是否也在诉说其他的存在:依赖、无助?忧伤、失控?

 

    我们无论躯体还是心灵的疼痛,都是一种强烈的存在感,所以,能够体会你“宁愿忍受撕裂般的心痛,也不愿放弃亲密关系”的心情,因那关系的分裂,(象征层面)直接将你抛向了高空,或坠向深渊…像变成了不存在的空气,面临“消逝”的危险。难怪你有不能忍受的“空的我”,那其实是不能承受的绝对孤独状态。

 

    从你的分离恐惧看出,你在亲密关系中的位置,不是一种亲密的依恋,而是一种粘连的依赖。说难听点,粘连是一种对关爱的病态需求,心理水平处在婴儿的共生状态。你会以爱他的名义依赖对方,把自己整个的交给对方,并会不断传递给对方“你是我生命的全部,离开你我不能活”的重要感。但对被依赖者而言,那是不堪重负的枷锁。或许,他的又一次和你断绝所有联系,正是又一次忍受不了你的亲密粘连,是对你粘连的逃离。一份关系的亲密,靠的是既有依赖又有独立;关系的分裂,只因无边界的依赖。亲密关系中,越是害怕分离,就越是想尽办法爱着对方,准确说是卯足劲“拽”住对方,这样的亲密关系,不如说是僵硬的控制关系。

 

 

    

 

 

    往往只有亲密深处的孤独感,才会生出对关爱的共生需求。

    你问“ 除了渴求别人的抱持,我自己该如何抱持我自己?”我觉得,解决这一难题,是需要你找到自己赖以存在的自我价值。你本是有的,只是陷入过度感情依赖的忧伤里,不愿意看到而已。

 

    你提出“存在感”这个艰深话题本身,是否在暗喻,你的存在感之路,是那艰深的哲学思想?抑或,你是否需要通过深刻的反思,以及闪耀的思想,以救赎你情感的存在危机?

 

    著名的存在主义导师欧文·亚龙提出,人类必须直面的终极任务有四:死亡,孤独,爱,意义。大千世界,我们谁个不是在这些终极命题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存在?谁人不是在这些命题里沉浮自己的喜怒和命运?但真正能鼓动与陪伴我们终身的,并非身边的他人,而是支撑自己心灵的那份存在感,那个使你足以依赖它好好活下去,直到死亡的存在感。它,应该是每个人之所以能承受生活艰辛的理由,是能够满足自尊需要的生活意义。

 

    我们都应该找到——自己存在的意义。因它具有内在的治疗能力。

 

    当你在开始思想,开始探寻“存在感”的生命话题,你的存在感已经是很深很深的了。当然,惟有当你真正开始——接受他人和自己是独立的个体,开始有自我存在所依赖的(有意义的)目标追求,你将不再那么粘连、依赖别人的抱持。

 

    

 

(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,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  熊玲   商业转载,请先联系)

 

 

 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    熊玲    2013.3.15

    熊玲相关文章:

青少年心理
婚姻情感
神经症
职场心理
推荐资讯

熊玲:情这个东西,本质上就是魔

情这个东西 若问情为何物,谁也说不太清楚。人类对自然、人文、社会、科技的研究可谓情有独钟,满世界都有这些研究机构,唯独没有情为何物的研究机构。无数反映人类情感的文学、艺术、影视,也只是或真实或夸张地再现了情感生活本身,而无以道清情为何物。

  • 240846020
  • 128450380